交流合作

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主题报告】|产教深度融合 产业学院数智化的发展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实施数字技能产教融合,培育高水平数字人才,2024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燕京理工学院举办2024年智能会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暨财经类教师数字化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培训。10月31日上午论坛于燕京理工学院报告厅隆重开幕!在主题讲座环节,特邀新道科技首席特聘专家梁峰教授带来题为“产教深度融合——产业学院数智化的发展”的精彩报告。


梁峰教授讲座

   梁峰教授深刻剖析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理念、思路与方法。他首先揭示了产业学院发展中存在的怪圈现象,如高而不落、虚而不实、融而不合、浅而不深等问题,并提出了以大学使命、大学特质、大学行动为核心的逻辑框架,着重强调理念定性、模式创新、方向定位、蓝图绘制、运行定实和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梁峰教授的这一框架,为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原则和行动方向。另外,梁峰教授还追溯了产业学院的发展历程,并基于协同理论、现代组织理论、三螺旋理论等理论基础,阐述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涵与特征,包括多主体办学、功能的聚合性、资源的共享性等,并进一步探讨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内在逻辑,包括政策驱动的办学创新、教育资源的市场配置、产教融合的集成载体和区域产业的服务支撑。


讲座现场

   针对现代产业学院存在的问题,梁峰教授提出了协同创新的逻辑机制,包括三方螺旋、四链融合、五业联动的概念,并讨论了发展动力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合作信任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组织模式。在建构逻辑方面,梁峰教授强调了平台搭建、模式创新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现代产业学院的治理框架,包括确定组织属性、平衡责权关系、促进资源循环和营造外部环境。同时还分享了融合式产业学院、订单式产业学院和合作式产业学院等不同的运作模式,并提出了现代产业学院的融合策略,包括坚持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和创新发展。


讲座现场

   最后,梁峰教授探讨了新质生产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关系,强调了“四新”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的重要性。梁峰教授的报告不仅为与会嘉宾提供了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同时也为燕京理工学院的财经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此次活动,燕京理工学院进一步强化了与各高校、政府部门、财经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行业协会和企业界人士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数智化的发展,产业学院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具备实战能力的数智化人才,为推动财经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讲座现场

   我们坚信,通过持续的产教深度融合,产业学院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智化人才。这些人才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会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梁峰教授强调,产教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数智化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模式。他期望各高校能够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水平、高素质数智化人才,推动会计事业实现创新性转型,为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文/会计学院

审核人/数会2403 信任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