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流合作
【教育教学】求实务新 审计未来|会计学院召开智能会计产业学院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分会
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推进产业学院助力学校建设工作的落实,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的人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决策部署,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的竞争力,11月20日上午,会计学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于综合办公楼328会议室开展智能会计产业学院审计学专业人才培训方案建设研讨会。燕京理工学院会计学院院长杨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审计处处长吕先锫教授,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程平教授,北京至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严励总经理,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伙人黎苗青女士,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王婷经理等专家学者与会计学院师生代表一同参会,会议由杨良院长主持。
杨良院长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对学院与学科建设概况做出介绍。随后,审计学专业负责人王玉凤老师分别从审计学专业总体介绍、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就业与社会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审计学专业建设汇报,并表示会计学院一直以来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实行学历教育加职业资格证书加数智技术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杨良院长主持会议并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伙人黎苗青女士表示,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考虑专业发展的前瞻性。在毕业要求方面建议按照知识、能力、素养框架梳理,在课程内容上建议补充政府审计内容,并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Python语言、会计英语等作为必修课程。
黎苗青女士对专业课设置提出补充建议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王婷经理指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更新迭代,数字经济时代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完善,很多企业均实现了业财一体化,建议会计学院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教育,运用信息化审计方式进行内部控制、风险管控等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审计专业能力框架,使其具有利用会计报表和其它会计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审计分析、管理决策等的基本能力。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和沟通交流等能力的培养。
王婷经理对现在数字经济时代提出看法
西南财经大学审计处处长吕先锫教授从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角度诠释了未来社会变革方向和形态,对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好产教融合和职业需求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吕先锫教授诠释了未来社会变革方向和形态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程平教授对未来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审计与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开题,从课程设计方面对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程教授表示要增加审计机器人、智能审计方面的专业课程,将数据库课程升级为大数据技术基础课程并增加RPA审计机器人、智能审计以及内部审计三个方面的课程。
程平教授对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
北京至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严励总经理从管理学角度指出审计学专业建设应根据经济发展实际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并进行必要提炼,直观展现培养目标矩阵中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同时调整优化课程分类体系,充分体现审计专业特点,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计及学分配比,适度增加《会计舞弊与反舞弊》《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国际财务管理》《国际审计》,《企业审计实训》《政府审计实训》等课程。
严励总经理指出审计学专业建设的出发点
最后,老师和专家们进行了详细的研讨,并对专家报告成果进行了汇总归纳,总结此次会议为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提供了方向,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要求和毕业要求四个方面入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会议圆满结束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会计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方向,会计学院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持续积累学科建设成熟经验,将专业建议纳入学院专业修订方案,为促进审计学建设高质量发展提质赋能。相信会计学院在杨良院长的带领下,将进一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诚信品质、较高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审计学人才。
文/会计学院新闻中心 注会2210刘一曼 智会2301李子晴 管会2202张莎 智会2304程怡欣
管会2201李嘉奡 注会2110丁一
审核/政审2301 贾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