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实践 燕理在行动|“会”聚微光·守童计划实践团赴曲阳开展非遗珠算文化传承活动(六)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召,引导大学生反哺家乡、服务基层,燕京理工学院"会"聚微光·守童计划实践团创新性融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算文化,于7月27日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下河乡上河东村,携算盘、纸币打造"非遗珠算+"特色课堂,为乡村儿童开启传统智慧与现代金融融合的启蒙之旅。 合影留念 非遗传承:老算盘拨响千年智慧 实践团特别设置"珠算文化传承"核心环节。志愿者以《清明上河图》中的算盘铺子为引,讲述珠算从结绳记事到计算机时代的演变史。孩子们轮流拨动泛着包浆的算珠,在"一上一,二上二"的古调口诀中,体验古人"五升十进"的运算智慧。志愿者讲述"小货郎记账"情景剧,让抽象运算化为具象游戏,非遗的种子随着清脆的珠响深植心田。 活动现场 珠算拨动世界:传统计算技艺邂逅全球货币 实践团创新设计“算盘上的世界之旅”互动课堂。志愿者们手持算盘,向孩子们演示如何用古老的珠算技术计算不同国家的货币汇率。“中国的100元相当于多少日元?让我们用算盘来算一算!”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一边拨动算珠,一边学习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的兑换知识。 活动现场 古今融合:珠算解锁现代财商 在"非遗+金融"特色课堂上,志愿者创新设计"算盘里的经济学"。孩子们先用算盘计算“妈妈给的钱”、“买矿泉水的钱”,再转换到纸币教具进行储蓄规划,在传统工具与现代货币的碰撞中理解价值交换。特别设置的"算盘防诈课"环节,通过对比古代账房先生与现代ATM机的运作原理,揭示金融安全的古今相通之处。 活动现场 文/会计学院蒲公英志愿服务中心 审核/注会2409 王会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