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家校协同 助力成长 | 燕理会计学院暑期家访活动(十七)
为深入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构建家校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燕京理工学院会计学院辅导员李莹老师近日开展了一场跨越三市五县、深入5个学生家庭的家访行动。在十日行程八百公里的坚守中,她将学院的关怀与温暖送至街巷院落与田间地头,正式开启了家校协同育人的新征程。李莹老师先后走访了张馨予、高琨修、张晶文、毕昕悦、赵欣蕊、马正涛等六位同学的家庭,围绕学生在校表现、学业进展和未来规划等方面,与每位学生及家长展开面对面深入交流。她细致了解学生居家学习与生活状态,精准把脉个性化成长需求,并认真倾听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意见建议。此次家访不仅是信息的互通,更是教育理念的融合与育人力量的凝聚,为形成更加紧密的家校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馨予同学:在交流中明确方向,助力学业进阶 李莹老师首先来到张馨予同学家中,与她和父母进行了深入交谈。张馨予在校期间表现认真踏实,专业基础较为扎实,但在学业进阶和未来规划方面仍存在一些迷茫。李莹老师充分肯定了她的努力,并围绕会计专业的发展路径、考研与就业的选择等问题给予针对性建议。同时,她鼓励张馨予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张馨予的父母表示,此次交流让他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孩子的成长空间,并对学院老师的关心与指导表示衷心感谢。 家访现场 高琨修同学:聚焦个性化成长,激发内在动力 在高琨修同学家中,李莹老师注意到他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但在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李莹老师建议高琨修合理规划日常学习节奏,逐步建立短期与长期目标,并推荐相关学习资源以拓展专业视野。高琨修的父亲对学校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理念表示高度认同,并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与学院的沟通与合作。 家访现场 张晶文同学:关注心理状态,强化支持体系 李莹老师在与张晶文同学及家长的交流中,重点关注了其在校心理适应与情绪状态。张晶文性格内向但做事认真,李莹老师肯定了她的细致和责任感,并鼓励她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积极融入校园生活。同时,李老师向家长介绍了学校心理健康支持资源,建议家庭与学校共同营造轻松、积极的成长环境。张晶文的母亲感动地表示:“老师的到来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也让我们更懂得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 家访现场 毕昕悦同学:协同规划未来,共筑成长路径 毕昕悦同学在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自律性,但对未来职业方向仍存在一定困惑。李莹老师结合会计行业发展趋势和往届毕业生案例,为她分析了不同就业方向的优劣势,并建议她提前准备相关资格认证考试。毕昕悦的父亲提出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和企业参访活动,李莹老师认真记录并表示将向学院反馈,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与资源整合。 家访现场 赵欣蕊同学:强化家校互动,优化学习策略 在赵欣蕊同学家中,李莹老师就她的学业表现与学习方法进行了细致沟通。赵欣蕊专业成绩良好,但在高阶课程学习中感到一定压力。李莹老师建议她加强与任课教师的互动,利用好学院学业帮扶平台,并推荐了一系列课外拓展阅读材料。赵欣蕊的母亲表示,此次家访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到孩子在校的情况,未来将更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业与身心发展。 家访现场 马正涛同学:直面学业困难,共商改进方案 马正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阶段性困难,李莹老师此次家访重点围绕其学业短板与改进方案展开沟通。通过面对面交流,她帮助马正涛梳理出问题症结,并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提升计划,同时鼓励他树立信心、稳步前进。马正涛的父亲对老师的耐心与负责表示高度赞赏,并承诺将加强家庭教育引导,与学校携手助力孩子迎头赶上。 家访现场 此次家访活动不仅有效搭建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更深刻体现了燕京理工学院会计学院在“三全育人”理念引领下,推动协同育人走深走实的坚定决心。李莹老师以行动诠释了高校辅导员的责任与担当,用脚步丈量教育的广度,用关怀传递育人的温度。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健全家访工作长效机制,持续拓展家校协同育人的深度与广度,共同助力每一位学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文/会计学院 审核/注会2412 陈思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