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动态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动态

考取公务员——就业的另一条出路

为了帮助大学生拓宽就业领域、深入了解就业方向,6月21日,会计学院特邀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逻辑思维提升特聘教师,同为“海滨逻辑”创始人的胡海滨老师,为14级学子讲解公务员考试相关方面知识。

胡老师的讲座内容主要分为公务员国考、公务员省考以及事业编制单位考试三个板块,针对每个板块他分别从招考情况、报考条件、考试内容以及录取情况等方面向同学们详细进行介绍。首先,胡老师分析了2017年国考的招考情况,当年,招聘人数为27061人,符合我校学生报考条件的岗位有近11000个,胡老师提到:“我校地处北京河北交界,极具地区优势,去年,北京和河北招聘岗位共有3100个,这给我校选择在北京或回家乡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胡海滨老师为学生进行授课,讲解公务员考试相关知识.JPG

胡海滨老师为学生进行授课,讲解公务员考试相关知识

对于国考考试内容,胡老师讲到:国考考试其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两科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检测和申论,面试分为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分组讨论。国考考试时间在11月底,胡老师建议不准备考研的大学生要珍惜大学学习时光,可以尝试报名考试,如果“落榜”也没关系,还可以继续进击4月份的公务员省考。

胡老师为学生讲解国考考试.JPG

胡老师为学生讲解国考考试

在公务员省考考试的讲解部分,胡老师提到,省考的笔试考试大纲和国考几乎相同,但考试压力却比国考要小很多,2017年河北省省考的招聘人数为6421人,我校学生满足报考条件的有3200个岗位。2017年有13万人报名了考试,录取比例为20:1,这相比较国考的50:1,压力的确会小很多。据统计,报考中仍有110个岗位无人报考,需要通过调剂来满足岗位需求,这无疑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笔试成绩公布后,能进入面试的比率大约为3:1,考生通过岗位招录人数和自己的排名进行比对后,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面试,从而进行面试准备了。省考的面试大约每人12分钟,主要考察考生的思维是否流畅、整理形象和气质,面试的成绩比笔试更重要,因为大多数省份面试占成绩的60%,所以认为自己笔试没有考好的同学,可以通过面试大大提高总成绩。如果国考和省考都失败了,大家也不必气馁,胡老师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方向,就是考取事业单位,这期间很多事业单位都在陆续进行招聘考试,考试科目大多也包含行测和申论两门,所以,大家的付出绝对不会浪费。

授课中.JPG

授课中

最后,胡老师表示,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这一年的时间里,学生们可以学习一套系统的知识就可以报考参加不下十余次的考试,来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好好把握这条就业道路上的机会,有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

/会计学院 新闻中心 周卉

摄影/ 新闻中心 莫栋源